“智慧工地”赋能安全生产——民航建工承建贵阳机场综合体项目智能化安全管理侧记
“欢迎来到国家森林城市、中国避暑之都——爽爽贵阳”。这句悬挂在贵阳机场航站楼门前的标语,主管施工员叶俊龙早已熟记于心。此时,站在民航建工承建的贵阳机场综合体项目5号楼前,望着刚刚封顶的雄伟建筑,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慨和欣慰。
走进贵阳机场综合体项目的施工现场,全自动一体化智能降尘系统、远程视频无死角监控系统、塔吊防碰撞预警监控系统、VR安全体验区、BIM工作室等一系列高新智能工地管理系统,犹如一张无形之手,托举起项目的建设和安全。
作为民航建工第一总经理部首次承建的房建综合体项目,贵阳机场综合体项目可以说倾注了项目团队所有的心血和关注。在开工之初,项目团队就策划引入了“智慧工地”系统,为后续施工打上了深深的智能化烙印。“提升项目信息化水平,树立智慧工地应用标杆项目,保障安全生产,进一步提升项目及企业在贵州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及竞争力。”第一总经理部总经理宋国春在动员会上点明了应用智慧工地的重要性。
然而,引入“智慧工地”之后,如何提高使用效率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首要问题。“现在我们的工作反而被系统牵制,协作队伍对于指挥工地系统的不熟悉,造成了安全管理与现场实际情况的脱节。”推进会上的一番话,让项目副总工程师尹良帅再也坐不住了。
“我认为我们不能全部依靠‘智慧工地’来管理现场,还是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尹良帅这番话一语中的。项目立马行动起来,一方面将“智慧工地”中的物联网、可视化、实名制管理及智能设备等技术,成功应用到项目各部门全体人员及现场施工当中,让工程安全生产实现可控化、标准化、效率化和精细化;另一方面安全管理团队齐装满员上阵,结合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反馈,人对人、点对点进行督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隐患整改到位。
经过提升智慧工地效率之后,还需要高效、明确地联动项目各部门人员实现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局面。“基于今年当好第一责任人的安全月主题,我认为应该细化安全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和具体个人。”安全员宋清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个建议比较可行,把安全生产管理应用到每个部门管理岗位中,这件事由安监部来负责实施。”项目副总经理张保卫给出了肯定答复。各部门结合本工程及各自部门特点,针对“智慧工地”应用技术分别列举了可适用于本部门安全管理的策划思路,将各部门完全融合到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当中。
通过“智慧工地”的应用,项目现场的各个环节均被纳入全景监控,可在三个终端进行随时随地、有目标的全方位跟踪,“现在点开手机,通过监控就可以实时查看现场施工情况,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现场管理的时效性。”项目副总经理李兴拿出手机点开程序介绍道,又走到BIM工作室操作台,点开监控中心安全监测系统,对塔吊、电梯等设备运行进行实时监测,查看现场人员、设备和进度的各项数据,“这些‘黑科技’让我们告别‘灰头土脸’的传统形象,使现场变得更加安全、绿色、人性化。”尹良帅指了指自己干净整洁的衣服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些“黑科技”,建设者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节点。目前,工程正在全力冲刺所有单体全部封顶,建设者们依然卯足全力,为项目的圆满收官拼搏着、奋斗着......